通常,在腰椎的退行性改變中,椎間盤最早發生退變,在椎間盤發生退變之后,原本正常的腰椎曲度、結構和位置發生了改變,使得腰椎邊緣受力大,中間受力小。受力大的位置就會產生骨贅以適應新的結構,而這個骨贅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骨刺。這樣的骨的增生雖然會增強腰椎的穩定性,但是也會造成腰椎曲度變化、肌肉失衡、椎管狹窄,所以椎間盤的退化往往是脊柱退變發病的起始環節。
△3D打印腰椎枕
當出現較重的疼痛和臨床癥狀時,往往腰椎曲度、骨性結構退變已經進展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保守治療較難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這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解除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改善疼痛和其它的臨床癥狀。
上海九院戴尅戎院士、王金武教授團隊通過三維掃描、計算機設計和3D打印研發的3D打印腰椎枕可以緩解腰部肌肉緊張,幫助改善腰椎曲度,一般根據情況3個月左右進行不同曲度個性化調整更換,目前已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專家介紹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導。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教育部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民政部智能控制與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創新醫療器械注冊研究與臨床轉化服務中心主任,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數字醫學與生物3D打印實驗室主任,上海市衛健委骨與關節康復醫學科重點學科帶頭人,上海交通大學康復輔具創新中心主任,十三五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中華醫學會上海數字醫學專科分會候任主委。先后承擔了包括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生物3D打印)、科技部“863”(高精度3D打印裝備制造)與“973”(多級微納骨修復生物材料)子課題、國家自然基金在內的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16項;同時領銜民政部3D打印康復輔具標準研究課題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康復輔具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課題各一項,參編專著15部,在上海交大設立數字醫學與3D打印前沿醫工交叉轉化研究生課程,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包括Nature與Science旗下子刊等高影響因子論文80余篇。
在戴尅戎院士的指導與支持下,率先申請到國內第一個3D打印醫療器械注冊證,也是注冊人制度下第一張隸屬上海交通大學的科研型企業轉化的3D打印醫療器械注冊證。
專長:復雜的肩關節周圍骨折的微創治療;肩關節鏡下肩袖損傷與肩關節不穩的微創治療;肩肘關節置換;3D打印康復輔具與骨關節內植物3D打印的臨床轉化,通過顯微外科和定制式人工關節技術進行肩關節腫瘤的保肢治療。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
0755-33372856